清明节的民俗文化

ldquo;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大诗人杜牧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清明》,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来的气候和物象特征,也生动描画出了清明时节的民俗乡风,即使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
在24个节气中,只有清明演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虽然冬至这个节气在有的地区也当节日过,但并不普遍)。节气是气候的变化,而节日则包含着民族的风俗活动和特定的纪念意义。清明文化的幅射范围很广,不仅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过这个节日,甚至影响到了周边国家。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清明祭祀应从寒食节说起。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漂泊了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为了体现自己有恩不图报、不为富贵来的高风亮节,也有意躲着晋文公。一次,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如梦方醒,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执意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介子推家已是人走房空。原来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平遥古城南30多公里的地方)。晋文公便派兵上山搜索,几经往返,没有找到。有人出主意: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那时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于是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一直到大火熄灭后,还是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再找,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了他的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故事说到这里,似乎已经完结,可有人在这基础上做了补充,说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身后堵着个树洞,洞里好像藏着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非常感动,将血书藏入袖中。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上绵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神奇地复活了,绿枝千余,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个枝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柳”与“留”音相近,“柳下”意为“留下”。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的忌日,大家都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节成了百姓们祭祀的节日,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后来寒食节逐渐演变成祭祀已故亲人的节日。其实,寒食节与清明是两个日子,寒食节距冬至105天,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但后来,两者逐渐演变成一个节日。
清明节民俗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悲哀与快乐同在,敬畏与欢笑共存。虽是活动阶段不一样,但时间距离较近。先是祭奠已故亲人,心情沉重;后又郊外踏青,心情开朗,既有生死离别的悲伤泪,又有郊外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这一特点在唐朝时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但始终没有协调好。现在我们理解清明节就是悲痛、哀伤,有失偏颇。其实,古代过清明节除了祭祖已故亲人外,还有很多内容。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后,与周六、周日相连三天休息,形成了一个“小长假”,也为弘扬清明节传统民俗文化提供了条件。传统的清明节民俗文化中还有这样一些活动。
1、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极为生动地描绘了北宋年间清明时节京城百姓踏青游玩的热闹情景。
2、放风筝。这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就像串串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古时,人们常常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明之风把断线的风筝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让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古时有个讲究:清明时不能去捡别人放飞的风筝,以免沾上晦气。《红楼梦》中就有林黛玉放风筝剪断线,而紫娟去捡时被劝阻的故事。
3、荡秋千。这也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起源于我们东北的山戎族,初称千秋,春秋时齐桓公北征山戎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因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就将这种活动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杈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唐代诗人对清明有过一首极优美的诗:“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撩乱送秋千。”
4、蹴鞠。蹴是“踏”的意思,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个词“一蹴而就”,就是“踏一步就成功”的意思。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有人说足球是我国发明的,就是基于此点。
5、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特别是清明插柳,更是风行一时。
还有牵钩(拔河)、打马球、斗鸡、登山、采药等一些活动……憋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成群结对,走出户外,奔向空气新鲜的大自然,锻炼身体。如今清明节有了假期,户外活动的项目也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走出城市,在大好的时光里到效外去活动了。
清明节的双重性恐怕与寒食、清明两节合一有关,也与清明节的气候有关,更与传统文化的沿袭有关。


声明: 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 清明节的民俗文化 发布于2024-04-20 10: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