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春节年味六十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过新年的节日,在泉州表现得尤为传统和隆重,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祥和与喜气之中。
新年过后不久,人们迎来了另一个重要节日元宵,使渐渐淡化的春节气氛又骤然热闹起来,至今泉州还保存着元宵节张灯结彩挂花灯的习俗,这是一种用纸和细竹条糊扎起来,装饰得十分漂亮得精致艺术品;而简单得多得莲花灯与糊成公鸡模样的灯笼,则是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元宵节,娘家送给女儿的象征性礼物,包含着许多良好的祝愿。
兵荒马乱的四十年代
●年饭:素四样
吃什么其实主要看家里的经济情况,有钱人家里吃得就很好,穷人自然是连一块肉都买不起,我们所说的是普通人家的情况。80多岁的离休干部林老说,解放前他处于人生的青年时代,记忆中那时泉州传统过年有四样东西肯定是要自己做的——菜包、年糕、菜果、碗糕,那时过年前,家家户户都在制作这几样东西,全家人一起干活,虽然清贫,倒也其乐融融。
当时过年吃饭都比较简单,主要是能买到的东西品种实在太少,鱼、肉、年糕、各种果是最常见的,还有就是各种油榨食品,例如油榨豆腐、荔枝肉等等。一般从大年三十吃起,能吃到十五以后,不是太多吃不完,而是太少,不舍得吃,所以会吃上那么久,有的还放到变质,但是加工一下还是继续吃。
初二泉州有请女婿吃饭的习俗,当时请女婿也都是吃春节时吃剩的食物。
●年礼:煮甜蛋
那时拜年好像和现在没什么区别,就是“新年好”再加上一些吉利的话,不过那时候大家都是说闽南话,基本上没有人说普通话。比较特殊的是1950年解放后的那年春节,整个气氛比较喜庆,大家见面互相拜年时也会多说几句,毕竟是解放了。
初一的时候大家都会出来拜年,有钱的大户人家就会到各个寺庙前给乞丐发小钱,而初一如果见到熟人的小孩子,是一定要给红包的,多少倒没有关系,主要是一种心意,如果是带着孩子到别人家里拜年,他们还会煮出两个去壳的鸡蛋,再加上糖水款待小孩,而这两个鸡蛋小孩是不能吃掉的,只能喝糖水,这也是一种习俗,现在好像没有了。如果是去开店的人家拜年,碰上别人不在,一般就只要把一张红帖从门缝里塞进店里,红帖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就算是当面拜过年了。
年乐:避债戏
当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对于大人来说,就是拜拜神、看看戏、出门拜年,那时的年三十晚上都会在泉州涂门街关帝庙前面演戏,被称为避债戏,也就是说,如果你欠别人什么债,在看避债戏的时候,债主是不能向你讨债的,那时候没有几个人不欠有钱人的债,所以很多人都会跑到关帝庙前看避债戏,也作为一种春节的娱乐活动了。春节期间,不少寺庙前都会演一些戏,有高甲戏、木偶戏、傀儡戏,而且都是免费的,老百姓在进香的时候都会顺便看戏,可以说,看戏是当时最时兴的娱乐。
而拜神是过年里很重要的活动,年前送灶神,过年时还要到关帝庙拜拜,之后就要迎灶神,反正整个春节都和拜神联系在一起,当时时局比较乱,几乎所有的人家都会去拜神,也算是对新生活的一种企盼吧。对于小孩子来说,最高兴的就是放鞭炮了,那时鞭炮的品种很多,而且价格也不贵,从年三十到十五,街上都会飘着火药的味道,很是热闹。
●年货:买大米
解放前,人们置办的年货和现在相比,品种非常单一,不外乎肉、鱼、蔬菜,深加工的产品基本上买不到,基本上都要自己进行加工。
一些小甜点也是需要购买的,例如裹着糖衣的花生、寸枣等等,这些都是用来招待春节期间到家里拜年的客人,自家的小孩子在过年前是碰都不能碰这些小甜点的,谁家的甜点品种丰富,就表示了对客人的尊重,当然,那时有些很贫穷的家庭是买不起这些甜点的,有的甚至要借钱买。
除了吃的,当时过年还需要准备的就是新衣、新鞋,和现在人的想法不同,这些新衣新鞋并不是每年都做,而是三四年才做一次,也就是说,一身新衣要穿上三四年。男士服装以暗灰色为主,女性服装则是一些红色或花色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棉布制成的,不过比现在的棉布粗很多,根本没有什么图案,鞋子都是自己做的布鞋,当然也有一些侨眷穿南洋寄来的皮鞋,那就是非常奢侈的东西了。
孩子们可以买到一些鞭炮、烟花之类的东西,而且品种还相当多,都是街上的小店或小摊上买的。当时的货币贬值非常快,通货膨胀相当严重,70多岁的凌阿婆回忆说,当时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母亲让她带着钱到米店买面粉,结果钱带得不够多,于是跑回家拿钱,等再到米店的时候,面粉又涨价了,钱又不够了。当时买年货都要带上一大包的钱,到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甚至带的钱比买的东西还重。
物资匮乏的五十年代
●年饭:吃食堂
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闽南泉州一带年夜饭一定是一年当中最丰富的一顿,不管家里是贫穷或富裕,大人们都会把年夜饭极力张罗成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有些老人记得当时的年夜饭中有炸肉丸、豆干、咸鱼或淡水鱼、菜头米加果或碗糕、海蛎羹等,而这些东西大多是因为祭祖或祭天公后的。还有,年夜饭一定要吃干饭(以米加大量的水下去煮,熟后用特制的漏勺捞出米粒,剩下的米汤或当汤喝或喂猪)。78岁的黄百宁老先生回忆五十年代年夜饭,他记得最丰盛的一餐是他的一个家里还算富裕的朋友买了一只正番鸭,再炖了几个猪蹄。
大年三十那晚,家家户户要准备一个砂钵,里面盛上捞干饭。饭上插一支春花,再放两个小芋头,春花喻“春”,芋头则有祈盼上天庇佑的意思,用闽南话说便是“旺”。大年初一一般家庭开火做饭,热年前备好的干饭吃,不可吃稀饭。民间传说大年初一吃稀饭,以后出门会遇雨。其实这个传说更可能是因为平时大家都吃不上干饭,所以在新年第一餐吃干饭有祈望来年生活更好的含义在里面。
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大跃进时,人们的年夜饭则到公社食堂吃,一人领一份年饭。一般是地瓜签饭配几块豆干,几块咸鱼之类。
●年货:蒸碗糕
今年70多岁的吴阿姨当时是某小学的教师,她记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她一个月工资是28元,加上爱人的工资一个月收入在百元左右,但是这百元的固定工资在当时算得上是富裕家庭了。当时物价低,一斤米大概1角左右,一斤肉三四角,这百来元可以养4口人,三个大人和一个念书的小孩。吴阿姨的婆家在乡下,每到过年就杀一头猪。一头猪在当时派上了大用场,头和尾留下来祭祀,余下来的拿去卖,得来的钱再去买其他年货。
年货一定要有碗糕、菜头(米加果)、菜头丝包、豆干豆腐等,这些东西都是自家做,所以每到年前,各家各户就要开始舂米,再用舂出的米粉做成各种糕米果,因而年前处处可见舂米的热闹场面。豆干也是自己磨豆自己做。
每年的蒸碗糕是家家户户的重头戏,一定要蒸出开口“笑”(有裂缝)才算吉祥。为了让碗糕“笑”,火候和发酵的过程就很重要,有很多窍门,一些新嫁入夫家的新媳妇为了蒸会“笑”的碗糕,常常要虚心向有经验的老阿嬷请教蒸糕的功夫。当时没有时钟,蒸糕就用燃香来计算时间,一炷香燃尽的时间也就是揭锅的时间了。
●年礼说“恭喜”
年话: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是一个讲究节俭的时代,又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一些旧习俗仍然保留着,而一些新时代新用语也开始被运用。当时人们过年见面第一句话还是“恭喜”,而一些有工作的人有文化的人见面则说“新年好”。
压岁钱:大年初一,十六岁以下的小孩要到爸爸妈妈跟前说“恭喜”,然后从大人手里领一个红包。红包用红纸折叠,没有封口。压岁钱一般是一角或二角。家里经济好的一般可领到一元、二元,不是一整张,而是刻意换成崭新的一角一角,可以让拿到的孩子喜滋滋地数很久。
送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春节没有现在春节蔚然成风的送礼的风气,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粮食副食品均要凭票供应,人们很难顾及到自身温饱之外的人情世故,也没有那么多的物质可供选择。
●年乐:看电影
请客吃饭:店都关门,大家都停春节,当时没有后期的春节七日黄金周,放假时间没有统一,但放三天假是一定有的。这段时间,有单位的会组织团拜,但最流行的娱乐还是走亲戚,每家每户都走到。另外就是互相请吃饭。女的则打纸牌,小孩则在街头放鞭炮。
电影:电影是最高档也是惟一的娱乐活动。公家一般会组织电影巡回放映队到各村放映露天电影。城里人则到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的电影以苏联影片为主,如《保卫斯大林格勒》等。
激情澎湃的六七十年代
●年饭:油炸品
那时,人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把最好的劳动成果留到过年的时候享用。很多人盼望过年,很大一个因素就是过年的时候能够一饱口福。在“文革”的时候,大家吃的差别不算太大,年饭首先讲究的是有鱼有肉,另外比较流行的就是油炸食品。在那时,火锅是非常稀罕之物,可以说是奢侈品的代名词。有火锅吃的人家,经济条件绝对算得上是一流的。
在泉州,当时能喝得起糯米酒的人家也不多,一斤五毛钱左右的龙眼籽酒至今仍给不少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现在相比,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人们还能吃到一些野生的肉类食物。
●年货:买年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那时候的人们过年准备年货,主要还是围绕着“吃”、“穿”二字展开。人们节俭了一年,也就这时的物质生活丰富一点,奔忙的无非是鱼肉、蔬菜、煤、油,如果能在过年的时候给自己添件新衣裳,那算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情了。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买煤要煤票,买布则需要布票……所有的票,都是由国家统一按人口配给。
春节前夕,泉州市区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中山路了,中山路上除了菜市场还有布店,都是人们的目的地。很多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至今仍记忆犹新:每到要过年的时候,中山路的布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龙,人们为了买到布都要排大半天的队。
在泉州的农村,人们一般不备什么年货,生产队平时自己养猪、养鱼,春节快到的时候大家分了过年,集体杀猪的时候也算是大家过节的一个热身,气氛也很热烈,因为打牙祭的时候快到了。
为了增添过节的气氛,不少人家里也会贴年画。那时的年画,最流行的是革命样板戏的贴图、剧照,如《红灯记》、《海港》、《沙家浜》等等;有的画则是印上毛主席头像或工农兵画像的木刻版,再修饰一些向日葵的图案;年画上一般都印着当时很常见的政治口号:“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等。
那时人们准备的春联,也带着革命色彩。春联多以毛主席诗词里的句子为内容,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等;一些有文化的人也会根据时代特点自己创作春联的内容,如“自力更生辞旧岁,奋发图强过新年”等。那时人们过年,穿上新衣后去给亲戚邻里拜年,仍不忘在胸前别上毛主席像章。最常见最流行的拜年用语就是“恭喜”,“祝您身体健康”则是比较文明的问候方式。
那时人们之间送礼,文化人喜欢送枝钢笔或者送一个精致一点的笔记本,也有送《毛主席语录》的。招待要好一点的朋友,就是煮一碗好吃的面线。小孩子们从大年初一开始,去给亲戚和邻里长辈拜年,得到的新年礼物就是压岁钱或者几块糖。那时的压岁钱也有差别,一般给孩子的压岁钱,五分、一毛、两毛、五毛的都有,五毛以上的压岁钱已经算非常多的一笔钱了。
●年乐:看球赛
闽南人过春节,在拜神习俗中往往也带着一定的娱乐成分。但因为激情年代“破四旧”,传统的拜神习俗基本都停止了。在那个集体主义的激情年代里,人们过的是“革命化的春节”。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有那么一两年,贫下中农在大年初一都要下田劳动,这就是所谓的“抓革命促生产”,以劳动的方式代替了娱乐。
在泉州市区,比较常见的集体性娱乐活动,就是由红卫兵组成的文艺宣传队,在一些广场、公园里搭台,组织文艺表演。1957年出生的泉州市民老李介绍说,当时的红小兵,在春节的时候也有表演,五六个红小兵手挽着手上街,就组成一个小队伍,唱的是毛主席语录歌,边唱边跳。不过红小兵的表演和红卫兵比起来,规模比较小,一般也没有乐器,表演是比较即兴式的。当时,人们过年的集体娱乐方式还有打篮球、拔河、猜灯谜等等。灯谜的内容也多是和政治革命有关,奖品一般是铅笔、橡皮擦之类。“文革”期间,1966年以前的电影都不能播放了,人们可以看到的都是《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等革命样板戏。过年的时候,花上一毛钱到电影院看电影也成了不少市民的选择。
此外,比较私人性质的娱乐方式则是朋友之间一起喝喝酒,打打扑克,偶尔也可以看见有人打麻将的。
相对于今天,那时人们的娱乐方式是很单调的。
爆竹声声的八九十年代
●年饭吃“润饼”
俗话说,过年过在嘴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泉州人,物资比以往丰富,人们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过年也就有了“奢侈”一下的机会,年夜饭成了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家宴。
电台的王小姐回忆说,那时候过年一定有一大堆油炸的食品,而且全是出自自家人的手艺,很少是外面买的。还有就是卤料食品也有许多。最不能少的就是一道鱼。而晋江蔡女士的记忆里,那个时代过春节少不了的是家家户户吃“润饼”。润饼的做法大同小异,馅是米粉和胡萝卜、花菜等等的“杂炒”,用一张薄面饼作为它的“包装”。吃润饼的习俗在闽南是过年的传统之一,一直到现在还延续着。
年夜饭人们都在家里吃,炒八九个菜,一家人围桌吃年夜饭,富裕的人家买了电视的,边吃年饭还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菜都是家常菜,鸡汤、猪脚、虾等等。很多人家都会做醋肉,把猪瘦肉放在地瓜粉里一滚,放油锅里炸熟,小孩子嘴搀就会拿在手里吃,很烫,边吹边吃,这样吃的还有炸的带鱼块。饭桌上也常常出现糯米粉做的年糕。
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一带是国内较早发展经济的地区。
吃的不愁了,人们的注意力转到了穿上,一色的蓝蚂蚁、绿军装消失了,喇叭裤开始流行,人们开始穿西服、打领带。过年穿新西服、喇叭裤的人引领时尚的潮流,到处拜访亲朋好友,到处引人注目。在过年时,女人们打年货,会挑选对夹丝膨体纱、涤纶草绿府绸、薄形弹力袜、仿烤花大衣呢、真丝软缎被面等等,对尼龙制品的热情依然不减,在过年还会升温。那个时候有钱一点的人家给孩子添置新衣,很多都是“上海货”,不少人会托在江浙一带经商的亲戚给孩子买上一双皮鞋或者呢子大衣什么的,似乎那时候“上海货”才是高档的。
“女要花,男要炮。”那时候是一定要给小孩子鞭炮的。去走亲访友,还要买糖果包送礼。彩电在那个时候还很少,家境富裕的人家会把买电视当做年货的首选。
●年礼:送糖果
政策放宽,泉州地区的许多华侨都会从东南亚、香港、澳门一带回乡过年,他们从东南亚带回的烟、酒、茶叶,都会被家人用来当做新年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新年新气象,农历二十九,春联就贴在了门上,穿上新衣服的小孩照样可以从父母那里拿到红包和糖果。红包包的压岁钱,从原来的十块、二十块增加到五十、一百甚至更多。
那时候送礼都送糖果包,最受欢迎的是上海产的小白兔奶糖。除夕之前礼包都要送完。初一就是中辈给老人和小孩红包。也有空着手去拜年的,客人都能吃到一碗面线糊,外加两个荷包蛋。
●年乐:攻炮城看春晚
年年春节都高兴,上世纪80年代乐更多。
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放礼花的也多了起来。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饭,8点左右到12点前,人们相约三五成群,去串门拜年。
最热闹的地方要数泉州工人文化宫,从大年初一开始,每个晚上都有一个炮城等着人们来攻。在老陈的记忆里攻炮城是春节最好玩的。一大群年轻人,围着一个离地近10米高的用纸糊的方形城堡,城堡的周围缠有鞭炮,人们在下面拿引燃的鞭炮往上面扔,扔中了整个城就在鞭炮声中化为纸屑,而攻破炮城的那个人就能够得到一些像提包类的礼品。炮城每天晚上只有一个,有一年春节期间,在工人文化宫发生了市民烟花对放,酿成围观者跌落在百源清池的惨剧。这是个黑色的春节记忆。
过年,初一到十五,很多地方会放电影,1983年开始,很多人过春节在家里看电视,有电视机的人家比较有人气,来拜年的人也特别多。
后来市区禁炮了,电视机普及了,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市民最普遍的娱乐方式。
年味趋淡的二十一世纪
如今的春节,泉州人能够不用自己动手的就不去自己动手。传统习俗虽说继承下来了,比如贴春联、挂灯笼、祭祖、请客吃饭,但气氛却大大不同。年糕不用自己做,橘子苹果整箱搬,糖果蜜饯别人送,即使别人不送,花钱能够买到的,就不必浪费时间和力气自己动手。凡此种种在超市里也可以一站购齐,到时候就看到肉类海鲜填满了整个冰箱。
衣服:就像电视广告里说的,现在的人们,天天穿新衣服。看看中山路、打锡街、津淮街,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层出不穷,大人孩子不再为了穿新衣服而盼望过年,而是为了过年勉强买件新衣服,即使不买,也可光鲜示人。
住:现在到了春节,泉州人喜欢买大盆的长满橘子的树放在房间里,当然还有祭祖用的鲜花。除此之外,家里铺了地板瓷砖,厨房有抽油烟机,床具换了一套还有一套,每个星期都会请钟点工打扫一次的房间,平日里也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春节又何须大动干戈呢?
一家人,也或许整个家族的人,都凑到了一起。这时候,最忙的地方不是各家各户的厨房,而是各个酒店酒楼的厨房。去酒店吃年夜饭已经成为泉州的春节时尚,各大酒店的年夜饭都需要半个月前提前订,要不然就没了位置。有的人家从五六年前便开始“坚持”每年都在酒楼吃年夜饭了。即使不去酒楼,自个家里吃的年夜饭也都是现成的。以往泉州人都是自己炸年糕、炸排骨,现在都在超市里买现成的,大年三十晚上稍稍加工,便是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不管是一盘一盘地吃,还是做成火锅吃,如今的料已经丰盛得无可挑剔了,海鲜肉类一应俱全。
去酒楼并不是全为着吃,而是图个轻松,一年到头辛苦极了,这顿年夜饭就让别人来伺候我们吧。
进入新时代,泉州人春节送的礼物也在多元化,从鲜花到保健品,还有电子产品,送礼也成了一门学问。
从现在泉州的花市情况可以看出,春节送鲜花也是如今年礼的一大时尚。大盆载富贵竹、凤梨花、金钱树、摇钱树是单位之间礼尚往来的最好选择,当然高档的富贵兰、大花惠、兰红掌、跳舞兰也是朋友同事之间送礼的首选。尤其是送乔迁新居的亲戚朋友。
而在亲戚朋友,红酒也代替一般的白酒啤酒,巧克力糖代替蜜饯,电子产品代替衣服首饰。同时红包也越变越大,从以前的50元到如今100元都嫌少,给长辈就要更多了。如果考虑朋友不好意思收红包,那就送购物券。
关于拜年,短信的形式是时下最流行的了。只要有手机春节期间总免不了被短信轰炸一番。而年轻人就干脆通过e-mail发几封电子贺卡,或者通过qq群发祝福。
时代不一样了,春节都快不像春节了。在老人眼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比什么都好,有吃有喝,有说有笑,干吗老往外跑,而且还要跑到那大东北冰天雪地里过个年。可如今时代就是不一样了。告别了往日晃晃悠悠的慢节奏,人们背负着种种压力,马不停蹄地奋斗着,好不容易有一个借口单位给了一个长假,那便是用来放松的。时下最时髦的过年方式该是旅游过年。海南啊,东北啊,甚至出境游,在异国他乡体验不一样的年味。
走亲串友,走到哪家是吃饭时间便在哪里解决吃饭问题。虽说少不了打牌搓麻将,但这已不是主流。更健康更放松的娱乐方式正在影响泉州人的过节方式。同学聚会是春节里的重头戏。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的,说不定还有小学的,久别重逢的老同学聚在一起喝酒吃饭,抑或组织烧烤,还有短程旅行,这是每一个我们采访到的中年人或年轻人都会提到的事。当然聚会一定少不了k歌。不管是同学还是同事聚在一起,都会往ktv里面跑。泉州的量贩式ktv越来越多,人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贵宾卡,在每个包间里,尽情歌唱,不仅是艺术享受,也是一种宣泄和表达。当然在一些地方,由政府出面组织的篮球赛等体育赛事,也是春节里人们的一大娱乐方式。春节时候的农村,人们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南安、晋江的某些政府部门往往趁此组织一些体育赛事,篮球赛也好,拔河比赛也好,每个村子轮流做东道主,让爱好运动的人借此聚集在一起,切磋技艺,其乐无穷。


声明: 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 泉州春节年味六十年 发布于2024-04-25 13:14:04